本文转载自昆山杜克大学语言文化中心公众号,点击阅读原文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中国人交往中,美籍华人Laura发现,中国人对礼的实践是根据情境而变化的。现在,让我们从Laura的视角出发,一同观察这些场景。
在我最近的一次中国之行中,我观察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中国人对“礼”的价值观在理想与现实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中国人特别注重礼貌,比如熟人见面会互相热情地打招呼问好等,但另一方面,面对陌生人时似乎又把注重礼貌抛之脑后, 比如在拥挤的公共场合,人们可能对跟自己地位不一样的他人不友好。
2024的春节,我和我的好朋友坐火车去上海、苏州和杭州旅游。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经历,因为正值中国农历新年期间,这是全年人口流动最多的时候。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复杂情况就出现在火车站。许多人都在推搡不按顺序等候。孩子们四处奔跑,给其他乘客带来麻烦,而他们的父母似乎并不在意。一方面,我理解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可能有的人需要赶时间而产生推搡,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人们仍然可以遵守秩序,尊重彼此的私人空间。在其他公共场合我也看到了差不多的情景。如我们在西湖等船时,人们经常相互推搡、插队,甚至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不得不高声喊叫,制止人们不要推挤,以免发生伤害。在公共场所,我也经常目睹人们大声讲电话、肆意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甚至有孩子公开受到他们父母的责备的情况,做这些“粗鲁”事的人似乎对他人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我认为从我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些情况会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例如,在火车站,如果人们急于赶火车,人们可以直接去找工作人员,让他们帮助让你快速通过,而不是挤过人群。在排队时,人们还应该给彼此私人空间,而不是站得太近。其实,每个人最终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所以推搡并没有太大的什么区别。最后,人们还应该意识到不应该在公共场合过多影响其他人。人们应该在公共场所表现得体,因为路人可能其他人不想过多了解某个人的私人问题。具体来说,例如父母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对孩子大喊大叫,而应该在家里进行这些谈话。如果他们的孩子造成麻烦,他们应该把孩子他们带到一边,这样他们就不会打扰其他人。通过这些观察,我对于礼貌与拥挤之间的微妙平衡有了更深的思考。
然而,在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我也发现了中国文化中许多积极而且和谐的元素。在与来自巴西的国际学生及其家人共进晚餐时,我们一致认为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热情好客令人感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对我们表现出真正的、善意的好奇心,与某些国家对游客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我们有许多积极的体验,比如出租车司机热情询问我们的出发地,并主动为我们推荐游玩和就餐的地方;服务人员对我们非常耐心;陌生人和孩子会微笑,甚至走过来与我们交谈。我们也在地铁上看到看到人们会让座给老人、妇女和儿童让座的行为。观察中国人与亲人之间的亲情互动,我注意到了礼貌在其中是如何体现体现的。在过年时,我看到一大家子里的孩子们为长辈倒茶,用“叔叔”、“阿姨”、或者“爷爷”、“奶奶”称呼他们。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而晚辈会用双手接过红包,同时表达对长辈的新年祝福。另外,他们对待服务员也表现得非常尊重。
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文化中的礼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局限于熟悉的人之间和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外国人。此外,即使在人们的行为被认为“粗鲁”的情况下,如在餐厅或等候区域大声说话,说者不觉得自己应该放低音量以免影响别人,听者也会认为,大家都这样,没有什么不对。我也相信文化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人们需要相互适应,不应该要把事情个人化。这次深入的观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礼在中国文化实践中的复杂和矛盾,充满了深度和多样性。
作者简介
大家好!我是Laura Liu,是昆山杜克大学大二的经济学学生。除了学业,我的爱好包括游泳、阅读、散步以及探索咖啡馆和餐厅。我是美籍华裔,所以能够在中国留学对我来说是一次令人兴奋的经历,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的文化和传统。在中美两种价值观的影响下长大,当我看到人们在中国互动的方式有所不同时,我觉得非常有趣。有时候我会用更美国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有时候我能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是我最近一次旅行思考的一些总结。
中文编辑|王心悦;排版|黎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