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记录的背后是人文关怀

文 | 杨雨莱

学生媒体中心记者

昆山数字人文项目由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 主导,于2019-2020学年在昆山杜克启动实施。项目致力于创作与昆山有关,或在昆山市内完成的多媒体数字作品。项目鼓励灵活的作品类型,例如口述历史记录、3D VR/AR 模型、艺术品、摄影、诗歌、创意写作和视频等,由此构建一个多元、多面的昆山数字人文档案。五月,人文研究中心举办校园展览,展示了七组昆杜学生的项目作品。以下是其中三组同学用不同方式记录下的他们眼中的昆山。



昆山数字人文校园展 摄影:张默竹

盧映竹和刘笑致力的项目是“消失的记忆:水乡里的生活”。她们希望用一张张照片保存下那些行将消失,逐渐与工业城市合二为一的水乡样貌。如盧映竹所言,她们的记录不只是东方视角的小桥流水、苏式园林,更是与工业相融后的都市化水乡。她们想展现水乡生活的多面性,不乏温柔典雅,亦常见柴米油盐。

今年二月开始,她们去锦溪、巴城、苏州城区拍摄了十余次,每次拍下几十、上百张照片,回来后细细挑选、修饰。展览上,她们呈现了35张照片。有老人挑着担子走在桥上,有小孩专心玩着玩具,有清洁工人在与旁人笑谈,有小猫回眸一笑……方方面面,各形各色,镜头下的水乡不单见水墨画中的青砖白瓦,更多的是充满烟火气的质朴生活。



摄影:盧映竹

当盧映竹被问到拍摄过程中的困难,比如有些人不想被记录怎么办?她笑道,“有时的确如此。但想要记录,就不能害怕拒绝。”她尽量拍摄人们的背影或侧脸,留住他们在当下环境里的自然状态,同时尽可能保护被拍摄者的隐私。她从不带过多的设备去拍摄,一个相机足以完成所有任务。她甚至希望自己的相机越小越好,只是静静地记录那些有趣瞬间,不去打扰别人如水般的生活。日后,这个项目还会继续,她现在几乎踏遍了巴城的每一个角落,日后将把范围再扩大一点,比如去到街市、大闸蟹坊等等,它们都是水乡的千千万万面。



摄影:张默竹

不同于盧映竹越小越好的相机需求,陆柯潮等六人小组的项目——“昆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与成果”对设备要求不低,成员们每次都要扛着无人机和长焦镜头出发。

起初,陆柯潮在一门环境课上接触到生物多样性的课题,由此产生兴趣,随后又接触到昆山数字人文项目,便顺理成章地和伙伴们开启了昆山生态保护纪录片的拍摄。

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是他们甄选后的拍摄地点,尽管距离学校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这个公园在他们眼中意义非凡。据陆柯潮考察,坐落于花桥镇的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地理位置,既是工业枢纽,也是交通枢纽,有变电站和物流中心,还有三条动车线横穿而过。这块地曾经受污染严重,后因发现了珍稀物种普通鵟,逐渐被改造成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如今,湿地公园已成为鸟类的天堂,至今有约180种鸟类栖息在此。陆柯潮一组人对鸟类的生物多样性非常感兴趣,生态纪录片漫长的等待与拍摄由此开始。

选定地点和研究对象后,同学们并没有盲目地开始拍摄。他们联系上湿地公园的环境监测室和野生动物协会保护中心,以征求拍摄许可。令他们兴奋的是,项目受到了专业研究人员和观察员的关注和重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物种观察员王杰,成了他们的采访对象之一。通过采访王杰,他们深入了解了科研人员在湿地公园的特殊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复杂程度。此外,组员们还跟随专业的物种观察员一起外出,记录他们一天的工作日程。

陆柯潮发现,观察员们的工作,有着大家难以想象的辛苦。有时他们一天24小时都要待在野外,只为等待一只鸟的归来;一年很少停歇,因为遇上珍稀鸟类的机会很低,只能一直等待。

同学们的拍摄也不轻松,每次都要扛着长枪短炮穿梭在野地。有次幸运地看见了普通鵟,尽管只是远远的一眼,也把一组人兴奋了许久。拍摄前,他们做足了准备工作,例如了解各种鸟类的习性,计划拍摄的流程。吕辰和廖书躍是野生动物拍摄的高手,获得过中国野生动物拍摄的奖项,还参与设计了昆杜的防鸟撞项目。他们操纵着无人机,穿越田野,捕捉到了各种有趣画面,比如在冰圈暖水区里挤作一团过冬的鸭子。



过冬的野鸭

整部纪录片没有任何拍摄人员入镜,一切记录都在悄然间发生,譬如鸟雀跃于枝头,物种观察员踏过一片片草地。据陆柯潮了解,研究所里的资料大多是文字记载或者照片,很少见到关于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像资料,这也让这部3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越发珍贵。

同学们从湿地公园的科研和保护人员身上看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因此片中野生动物拍摄是辅,工作人员的探索和保护工作拍摄是主。诞生于工业区的湿地公园如今绿水环绕、生态多样,正是科研和保护人员不断努力的结果,这也是组员们希望通过纪录片表达的核心——即便身处艰难污染的环境,只要怀抱保护自然的精神去行动,就能踏出改善环境的第一步。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里的研究所

冬天和春天已然过去,同学们的纪录片也即将制作完成,但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依旧。一如陆柯潮所说,“夏天来了,不似冬天去时油菜地里都是荒凉一片。我们还会扛起相机再去,每个季节物种的美都截然不同。”

有人用眼睛去观察,有人则用声音去感受。朱冬辰拿着录音器蹲在来来往往十字路口,录下了一段又一段的“昆山声音”。她在昆山南站的候车厅、博士路旁边的树林、清华科技园园内、昆杜教学楼的三楼等地驻足,打开录音机,静静地把周遭声音都录了下来。每个交叉路口的声音都不一样,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车流量,不同的行人,共同造就了这座城市的声音。

有人会疑问,每个城市交叉路口的声音不都是类似的吗?难道会有很多不一样?朱冬辰的回答是,“的确都差不多,昆山的交叉路口并没有比别的城市多出些什么来。但仔细想,这些声音里的确有昆山的记忆,有昆山独特风声的记忆,有昆山动物叫声的记忆,有昆山人话语声的记忆。比如,从这些来来往往的说话声里可以发现,说昆山当地话的越来越少了,大部分人都在街道上说着标准或不标准的普通话。这其实就真实地反映了两种情况,昆山当地方言正逐步消失,以及昆山融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员。”

朱冬辰每记录下一段声音,就在昆山的地图上标一个点。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点勾勒出了一个在昆山上学的外乡大学生的行动轨迹,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记录和反映了昆山当下的声貌。未来,朱冬辰计划深入昆山老城区,继续她的声音记录。新城区的车流声代表着昆山当代的发展和繁华,老城区里的吆喝和嘈杂,或许也将呈现带有昆山过去记忆的底蕴与温暖。

由人文科学教授、跨学科战略副院长、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苗建时 (James Miller) 领导的昆山数字人文项目的系列展示告一段落,但参与者们并没有停下脚步。数字化时代,记录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纸笔,各式新机器、新媒体,从拍摄的相机、录音机,到汇集展示作品的数字地图故事工具 ArcGIS StoryMap 应运而出。它们的背后,是崭新的、不断发展的媒体世界与科技世界,更是创作者们对社会问题的不断探索,以及对人文精神的不断追求。数字人文如今已成为一门重要学科,二者不断发展融合,探究着如何用数字工具探究人文问题、接近社会本真,如何用人文精神反思数字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发展。

点击查看更多昆山数字人文项目作品展示。

如果您是一名记者,正在寻找有关大学的信息或专家采访故事,我们的团队可以提供帮助。

媒体关系

中国传播

李怡
联系电话: (+86) 0512-3665 7720

邮箱: yi.li@dukekunshan.edu.cn

Add our
WeChat